新青年 | 孙英芳:明月秋分,桂子飘香远

本期新青年孙英芳,女,河南漯河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民间信仰、民间叙事。本文为《光明日报》秋分节气的专稿,文笔生动、精要隽永。

主编推介



明月秋分,桂子飘香远

孙英芳


 
 
 
 


风清露冷,桂子飘香。白露过后的秋忙之中,秋分悄然来到。


秋分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3日前后。秋分日是秋季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中间,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各地昼夜等长。《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推崇天人感应的中国传统社会里,昼夜等长、寒暑均平是个极为难得的时间,阴阳的协调象征着身体的健康、生活的和谐和社会的安宁。



“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里香。”秋分时节正是三秋忙的时候。我国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此时北方忙于种冬小麦,南方则忙于种水稻。“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多变的天气让秋收、秋耕、秋种的节奏格外紧张。



秋分气节,天气悄然发生着转变。“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种种自然现象表明,秋分时气温逐渐降低,雨水减少,阵阵秋风带来越来越明显的凉意。


特殊的节气总是有着特殊的节俗活动。秋分时节里拜月、赏月是一个古老的习俗。早在自然崇拜盛行的先秦时代,已经形成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俗。祭月的地方在月坛,至今我们在北京看到的月坛,就是明清帝王祭月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秋分祭月的习俗有着从秋分到中秋的变化。与庄严的祭月活动并存的,是观赏性的赏月。从历史记载看,中秋赏月在宋代已成为盛行的活动,《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中均有记载。至今民间很多地方依然流行中秋拜月、赏月习俗。皓月初升之时,在庭院里摆上桌案和瓜果、月饼,拜月亦赏月,是家人团圆的美好时刻。



此外,有的地方还有扫墓祭祖的习俗,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有的地方为农业生产考虑,秋分日用汤圆“粘雀子嘴”。过去,有的地方还有“说秋”习俗。在秋分这天,能言善唱的人挨家挨户送印着农历节气和耕牛图案的“秋牛图”,每到一家,说一些应景的吉祥话以讨取赏钱,表达了人们祈求丰收的希望。在节气的民俗行为里,普通百姓表达感情总是那么直接和热烈。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秋意浓重、气温多变的时节,带给人们的是多样而复杂的感受,有碧空万里、秋高气爽的宜人,有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的享受,有阳气消减、内敛闭藏的沉静之气,也有万木萧条、落叶飘零的萧索之感。这样一个风景变幻、让人无限遐想的季节,总是受到文人墨客特别的青睐,无论是秋声、秋色,还是秋叶、秋雨,在文人笔下都别有韵味。苏轼有诗云:“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在月色澄明、丹桂飘香的秋分之时,一壶美酒一首诗,便是洒脱诗意的人生。


但这样的豪迈爽朗毕竟不多,文人笔下更多的是悲秋、伤秋之情:有“草木无情,有时飘零”的哀伤,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孤独,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悲戚,更有浮云游子“万里悲秋常作客”、“断肠人在天涯”的愁思,流露着岁月流逝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价值难以实现的无奈情绪。“悲落叶于劲秋”,人们总是习惯从自然时节的更替中解读时间,从山川草木的变化中感悟生命,于是迎秋风而洒泪,对秋月而伤怀,物换星移、韶光易逝的生命悲剧意识便油然地生发和宣泄出来。



他乡游子的伤秋、不谙农事的文人悲秋与辛劳农人的忙秋,有着截然不同的色彩和风格,现实生活的乐观精神,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对光阴流逝、生命短暂的哀叹,交汇出秋分时节多重的情感内涵和丰富色彩,彰显出魔幻般的力量,让它显得格外的凝练厚重。在现实生活和诗意人生的婉转交错里,诉说的是丰富多样、各不相同的人生感受。


一个自然的节气,一种种或喜或悲、或淡泊或热烈的生命体验。秋风起,北雁南飞。静美的秋叶飘落,悄然而醉人。



(原文发表于《光明日报》2017年09月23日,以纸质版为准)

栏目主编的邮箱:yunafk929@163.com

公号公共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这个邮箱请注明新青年)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7-09-23

    图片来源:网络







专栏连载

拓展阅读

新青年︱朱刚: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新青年︱孙发成:传统工艺传承中的“技艺黑箱”

新青年︱孟令法:口述、图文与仪式:盘瓠神话的畲族演绎

新青年︱张海岚:从“唐茶”到“港式奶茶 ——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变迁

新青年︱冯智明:空间——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的新视角

新青年︱马千里:法国民俗学的史前史

“新青年”栏目开栏语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 · 业务范围

理论研究      学术交流      业务培训

书刊编辑      国际合作      咨询服务



中国民俗学会

微信号 : ChinaFolkloreSociety

微信订阅号:民俗学论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国民俗学会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