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吴玉萍:自媒体与民众日常的价值: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吴玉萍,女,江苏扬州人,文学博士,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话学、文学人类学。本文探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探讨了民众借助自媒体参与疫情事件这一普遍现象,发现民众利用自媒体,由个体进入公共空间参与社会事件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而且这种日常还具备一定的价值。

自媒体与民众日常的价值: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

吴玉萍

原文发表于《民间文化论坛》

2021年第1期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众借助自媒体参与疫情事件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此过程中,民众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成了信息的发布者。在发布信息的过程中,个体的复杂性不可忽视,他们带有不同的出发点参与疫情,并利用多元叙事将个人言论升级为公共舆论。通过新冠肺炎疫情亦可发现,民众利用自媒体,由个体进入公共空间参与社会事件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而且这种日常还具备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自媒体;武汉疫情;民众日常;价值

己亥庚子交替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作为一年的开始,这次灾害事件让春节变得格外安静。然而因为有自媒体平台,“疫情+春节”的双特殊时期,民众生活并不清寂,利用自媒体参与疫情事件成为民众的一种日常,而且这种日常亦体现了一定的价值。

一、民众参与疫情的角色

进入21世纪以来,灾害事件有三起最为典型。一是2003年的“非典”;二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三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灾害事件面前,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民众的角色发生了变化。2003年,互联网还没有全面普及,在重大事件面前,普通民众处于信息的下端,属于信息接收方。与“非典”相关的信息,基本来自公共媒体和官方媒体。2008年,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尚未达到与电脑相同的功效,自媒体亦没有普及。民众对于汶川地震的了解,主要依靠的仍是公共媒体和官方媒体的报道。2020年,自媒体的发展已然非常成熟,民众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以自媒体为主。更为重要的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因自媒体的存在,民众不仅在获得信息的便利度上有了很大提升,其参与度、参与目的等均呈现出新的特点。

自媒体产生之前,与灾害事件相关的信息传输链上,民众基本都是客体,是信息接收方。有了自媒体之后,民众不光是信息的接收者,而且还打破了参与重大事件途径的局限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事件过程中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具备“接收+发布”的双重角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众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传达了关于疫情诸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与官方重复的报道,也有“独家新闻”;有对公共事件的评论,也有对疫情中民生的关注;有疫情中个人生活的展示,也有哗众取宠式的喧闹。当“独家新闻”如疫情期间各地的抗疫实况,官方媒体不能也无法逐一报道时,当地的民众便利用自媒体,纷纷在网上展示本地区的抗疫实况。在民众的传播影响下,多地“硬核抗疫”措施走红网络,如村主任的“硬核喊话”以及张贴的“硬核标语”等。

2020年2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报告中提出了“信息疫情”一词。该报告指出:伴随着新冠病毒的暴发和防控出现了一场大型的“信息疫情”,即信息泛滥。信息泛滥的最大原因之一便是“媒介构成了我们的环境,并维持着这种环境的存在”。尤其是自媒体的存在,让扮演双角色的民众参与疫情成了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行为,也让更多人有了发布信息的可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民众纷纷借助自媒体进入到公共空间,对发生在疫情期间的各类事件给予不同形式的评论。如上文提及的“硬核抗疫”即形成了不同的舆论,有人认为是一种强有效的措施,虽在科学防疫层面有所欠缺,但在抗疫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人则认为这是一种鄙陋之法,甚或是违法行为,因为部分工作人员在防疫过程中出现了极端行为。其他还有如疫情期间与女性医护人员相关问题(女性医护人员剃光头、为女性捐赠护理用品等)的讨论,有人认为用女性身体作为宣传工具是一种歧视,有人则认为是对女性的一种正面褒奖。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引发多重声音的原因在于民众身份的不同以及他们参与疫情出发点的复杂性。

民众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发点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政治式”参与,“政治参与是一个国家内的普通公民,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作方式、规则和政策过程的政治行为。政治参与反映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既是其实现自身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又是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还是政治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这类人对疫情中产生并引发关注的社会现象、事件等有政治关心和人文关怀,尤其是在热点事件上,他们积极发声,也渴望个人言论升级为公共舆论,继而产生治理社会的功效。二是“跟帖式”参与,这也是多数人参与疫情的方式,他们对于疫情的关注限于一种“点击+转发” 参与模式,点击和转发的内容较为多元,有热点事件也有热闹日常,这类人往往没有过多的“参疫议疫”诉求。三是“意图式”参与,这类人参与疫情往往带有某种意图,或利用“自媒体”散布各类谣言,传播不正思想;或于疫情期间执法时滥用职权;或借疫情达到个人利益等。带着上述三种出发点,民众用不同的叙事方式,通过自媒体参与疫情,完成了个体进入公共空间的过程。

二、疫情中的多元叙事

辛格尔顿在《应用人类学》中说:“文化的内容包括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和人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对重大事件的解释。”对重大事件的解释借助渠道很有限,这也使得“文化”不热闹。然而,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文化景观”异彩纷呈。

相较于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汶川地震,新冠肺炎疫情呈现了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普通民众借助抖音、微博、快手、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参与疫情。民众倚靠自媒体展开的行为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讨病毒来源,重点在于华南海鲜市场和食用野生动物。第二阶段是传播武汉医疗状态及寻求各类物资补给,尤其是对武汉医疗资源的短缺最为关注。第三阶段是为预防全国暴发,民众纷纷加入全国防控,为防疫措施提供思路。第四阶段是开始理性追责,反思疫情暴发过程,对防疫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理论思考。第五阶段是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对复工复产过程中的问题形成讨论。

从以上几个阶段可以看出,民众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每个阶段都侧重于不同的问题并形成舆论转向。然而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趋于秩序化和理性化时,民众的情绪也经历了对突发事件恐惧、恐慌到理性思考的过程。在参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几个阶段中,民众利用自媒体发声的主要形式有语言叙事、图像叙事以及仪式叙事。

首先是语言叙事。传统的语言叙事形成的主要形式是文学。艾布拉姆斯在他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是一种活动,“明确地提出了文学批评四大要素的理论,即(一)作品,(二)宇宙,(三)作家,(四)读者。”有了自媒体,“文学”走下神坛。随着文学概念的泛化,传统的文学活动更为简易化,且民众的创作也简单了许多。武汉疫情期间,文学活动中的“世界”即为“疫情”,而“作家”和“读者”身份合一,“作品”即为借助自媒体输出的各种叙事,如疫情期间作家方方的日记,另外还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的各类抗疫诗歌、文章、评论等。

语言叙事还有其他形式,如民俗段子、歌曲创作等。这几种形式借助自媒体产生并传播,同时也形成影响。尤其是开篇时的民俗段子,充满幽默和智慧,因为“民俗的美学传统,作为许多衰落了的实际兴趣的最后栖身处,能够为文学天才们提供素材并从中获取有益的东西”。通过自媒体传播的各种民俗段子、民俗标语等,对疫情中的民众心理进行了干预,既化解了疫情中的恐惧,排解了郁闷,也彰显了民俗学的意义。或许这些“小传统”难为所有人欣赏,但“我们切不能让包含在我们民族的民俗中那些古老主题丧失生命力,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改编,从而为心灵提供幼稚园或娱乐场;这将挽救人们的感情生活,使之免于枯竭和失常”。如广西各地山歌协会会员利用山歌这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相关政策和防护知识编排成山歌,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传播,让防疫防控宣传入脑入心。

此外,多民族语言叙事也借助自媒体开展各种疫情防控宣传等。在贵州多民族聚居地区,针对一些老年人文化水平低、听不懂国家通用语言的情况,一些村委会、社区采用少数民族语言录好音频,在村组的喇叭上循环播放。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受到了不同地区与部门的关注、采纳并积极经自媒体推广。如广西采用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或当地汉语方言的双语宣传方式,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打通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除了多民族语言叙事,多国家语言叙事也助力疫情防控。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局在微信公众号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提示出台了“中英文对照版”“中法文对照版”“中俄文对照版”“中德文对照版”等。

其次是图像叙事。传统的公共媒体或者官方媒体宣传报道疫情时更为注重实时信息的传递,对于民众情感并没有太大的刺激。而自媒体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传播则包含了图片直播、图片分析以及在线分享等,这种图像叙事会使民众的情感发生变化,且情感是集体性的,如自豪、沸腾、悲伤等。因此,在自媒体的影响下,武汉疫情中民众情感和心理被最大化引爆。当然,因为个体的复杂性与个人目的的不同,图像谣言也伴随着整个疫情。

疫情中有一类图像叙事值得关注,那就是各行各业利用自己的专长创作的与抗疫相关的人物肖像图。如有以传统人物为主的,有以现代人物为主的,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以辛弃疾、霍去病、钟南山、李兰娟为原型的人物肖像图。传统人物图谱是取去灾的吉祥意义,如弃疾、去病,而抗疫中英雄人物的图谱,如钟南山和李兰娟,则无形中体现了民众的价值取向。

最后是仪式叙事。仪式的最大功能是能够于特殊时期给民众以心理慰藉,能够加强民众的凝聚力,并形成社会影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因不能大规模参加庙会及祝祷仪式,民众可以通过自媒体的传播线上感知仪式的力量。正月初九,适逢玉皇诞,上海的海上白云观为民生祈福,为早日战胜疫情祈祷,许多民众支持并参与,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的传递让这份祝福更加凸显。此外,抖音平台上也流出了部分地区村民在家烧纸钱的视频,他们边烧纸钱边念祈祝语,用这种方式祈求祖先和上天保佑中国人民健康、早日战胜疫情。在信仰与体验、内在意志与外在实施的共同协力下,民众在仪式行为中完成了对抗疫情的夙愿。

三、疫情中民众日常的价值

相较于进入21世纪发生的另外两起重大灾害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性在于发生的时间是在春节。春节作为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习俗较多,拜年、回乡、聚餐、走亲访友等不可避免。民众利用自媒体的独特优势,让春节的传统习俗在疫情中呈现出了新特色,视频拜年、隔空拜年、在线搓麻将等不断涌现,这类年俗新特点彰显了民众的智慧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正如阿兰 • 邓迪斯所说:“技术是民俗学家的朋友,而非敌人。技术并不会消灭民俗;相反,它会成为民俗得以传播的重要因素,而且还会为新民俗的产生提供激动人心的灵感源泉。”此外,疫情期间,“宅在家里就是对抗疫最大的贡献”这句话经常被各自媒体平台宣传。宅在家里的民众会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发布一些日常生活,如花式做饭就是流量当红款。虽是一种日常细碎的还原,但是在特殊时候却能消除寂寞、稳定民心,让人们的生活有寄托,这便是其意义所在。

“中国广大城乡无论哪里,均已是一个早被德国民俗学家鲍辛格所揭示的那种现代科技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地渗透着的现代社会,亦即已是一个所有用品均程度不等地被科技化了的生活世界。民俗学家和所有普通的城乡民众均生活在这样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日常已是现代的日常,而不是乡土或传统的日常。”自媒体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疫情期间民众“现代日常”的价值非常突出。如利用自媒体解决实际困难便是最为突出的一点。疫情期间,各类求助、寻求医疗物资等信息充斥,民众自发组织,利用自媒体进行扩散、温暖接力,很多困难都得到了解决。这种“转发”虽是一种日常行为,但因能产生实际效果,这样的“日常”便有了价值。环卫工人捐款、无名群众捐献口罩、白衣天使逆行等图文消息经民众用自媒体扩散后,社会的正能量瞬间被加强,这也是一种价值体现。

疫情期间,民众利用传统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创作与抗疫防疫有关的新题材,丰富了民间文艺创作形式。如四川年画艺人以一组通俗易懂的宣传画让大家了解了预防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这些年画的内容大多源于生活实际,创作的题材有民间传说、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也有丰富的人物肖像。年画在春节期间本就受民众欢迎,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出现,既普及了防疫知识,也让人们增强了抗疫信心、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此外,上海市民间文艺家也用自己的艺术创作给疫情中的春节注入了新年的欢乐祥和,如金山农民画作《我们一起努力》、顾绣《福》等。恩施皮影艺人创新开展的抗疫防疫宣传,将皮影戏和曲艺三句半结合的《全力以赴,抗击肺炎》、顺口溜《抗疫宣传词》都以通俗且不失文艺色彩的样式展现了疫情中的自我价值。这些都起到了有效宣传、加强抗疫防疫思想及工作的作用。

“对于民间文艺而言,它的文本不同于作家文学。它的文本(text)在展演(performance)中形成,而不只是文字文本。民间文艺关注的是文本发生的背景(situation)以及文本形式、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因疫情而生的民俗段子、图像、歌谣等,经过自媒体传播,既助力疫情防控,也真正践行了“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是为了人民”的观点,凸显了民间文艺的人民性。

结  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与新中国70年的风雨历程后,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新媒介渗透到了全民的日常生活中。与此相生的是现代社会民众的日常也在丰富,而民众利用自媒体由个体进入公共空间,以不同的姿态干预社会正在成为一种日常。当下,民众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自媒体,不论是国内外重大事件还是与民众日常生活相关的琐事,均可在朋友圈、微博、公众号等平台以文字或图片形式呈现并于第一时间告知公众。

在以自媒体形成的日常中,民众有了参与重大事件的可能,改变了民众的能动性,这让民众日常有了价值提升的可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众利用自媒体以多元叙事方式积极参与抗击疫情,抗疫的实况、防疫的措施、群众的需求、心态的平稳等都得到了有效的传递与解决。虽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乏负面的因素,然而正如前文所言,民众参与抗击疫情分几个阶段,或许在开始阶段对于信息的发布与传播等,民众未能形成较为理性的思考。但是到了后期,在对待与疫情相关的信息、数据以及报道时,伦理、道德、价值开始在民众心中升腾,自媒体上的“信息景观”混乱性得到改善,民众参与抗击疫情的正面价值逐步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有更多的自由了,所以能够选择自己喜好的文化形式,不管是在家庭里面,还是在社会上,他们正以自己的行动能力改变着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现在已经有很多头绪让我们看到,把社会当做一个大教室,把民众当做未成年人,这是精英越来越一厢情愿的观念。被观察、被评判的普通人其实越来越有自己的自信。”不过,越来越自信的民众利用自媒体参与重大事件的经验并不多,在评价时应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宽容,应该更多地看到民众参与事件背后的积极意义,这样才能激发民众,使其未来的自媒体日常更有价值。当然,传播意味着责任,在个体进入公共空间的日常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上永远都是底线。

注释及参考文献见原文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1期

图片来源:网络

拓展阅读

197.新青年|程鹏:规避与规范:民间文学的导游传承路径研究——以泰山传说为例

196.新青年|孟凡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第一群体”及其生态扩展

195.新青年|赵元昊:从淮阳泥泥狗观察民间艺术存续的文化生态

194.新青年|熊威:从洁净到污秽:德昂族牛文化研究

193.新青年|陆薇薇:小松和彦与日本“新妖怪学”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