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陈嘉琪,1980年生,台湾省台北人。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民间文学博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共同教育委员会国文教育组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神话、民间文学,代表著作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史诗创世思维研究》《台湾历史传说与读物中的刘永福抗日形象》《南宋罗泌<路史>上古传说研究》。曾获“中国民间文化研究论文新秀奖”“优秀奖”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本书试图分析《路史》帝系的排序意义,及其由“神话”到“历史”思维脉络的演变,进而从较为宏观的史学、文学视野重新定位《路史》在学术史上的价值。
《南宋罗泌<路史>上古传说研究》
陈嘉琪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1日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平装:43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20310284
内容简介
《路史》是一部上古史通史性质的著作,以纬书十纪为时间纪年,认为天地开辟至孔子获麟,共历“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在十纪的时间观下,罗泌于三皇五帝的帝系之上,增加了五十八位上古皇帝,叙述天地开辟至夏代的上古历史。《路史》帝系背后所蕴藏的古史观念,彰显了罗泌对于上古历史与文化进程的思考,对后代的古史著作与神话小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从文学研究面向来看,罗泌重新诠释了神话人物/符号的象征,使之接轨于历史。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路史》透过谶纬与道教史观,建构上古历史的发展,是一部藉由“神话历史化”的过程所记述的文化通史。本书试图分析《路史》帝系的排序意义,及其由“神话”到“历史”思维脉络的演变,进而从较为宏观的史学、文学视野重新定位《路史》在学术史上的价值。
本书主要观点为:一、从古史书写的传统来看,罗泌《路史》可说是古史著述的集大成者。罗泌的文化史论述,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古史书写传统下,史家对上古历史、文化进程的思考。二、从《路史》多引纬书、道经中的古史叙述来看,罗泌所建构的古史体系应与谶纬、道教史观密切相关。罗泌对神话人物的解读、诠释,泰半是透过道教、谶纬史观的视野,重新赋予神话人物新的历史形象。三、综观《路史》的价值乃在于:罗泌企图透过对神话的研究,重新理解、建构上古历史的发展,是一部藉由“神话历史化”的过程,所记叙的文化通史。值得我们深究的是,罗泌在书写《路史》的过程中,如何转化神话人物本有的符号象征,进而赋予新的历史意义?换句话说,《路史》并不是单纯地集结、抄录神话传说的流传,而是有意识地转化了神话人物本有的意涵,使得神话人物进入历史脉络的书写时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目录(部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路史》历来的研究与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史学研究法下还原论的运用
二 历史研究法
三 神话与原型研究法
四 后神话理论
第二章 中国上古传说的学术史回顾
第一节 典籍文本对上古传说的记叙
一 先秦典籍中的上古传说
二 汉代以降史家对上古传说的整理
三 《道藏》宗教丛书对上古传说的记叙
第二节 神话传说人物的研究
一 原始神格
二 民族分化
三 帝系研究
四 学术发展
第三节 历史学界对上古传说的讨论研究
一 古史辨运动对上古传说的讨论
二 上古传说于战后研究径路的形成
第三章 罗泌《路史》的成书背景与修史意识
第一节 罗泌家世与《路史》成书背景
一 宋代庐陵史学的影响:家族史学的风气
二 宋代文化事业的影响:地志、金石文献与道藏、类书的编纂
三 宋代编修古史的风气:通鉴学与宋代理学、易学的影响
第二节 《路史》的体例及文献征引特色
一 纬书古史系统与《道藏》宗教藏书的影响
二 与前代古史著述的接轨
三 宋代方志叙事的影响
四 新史料开拓下金石文献的征引
第三节 罗泌编写《路史》的意图
一 重新编纂上古历史的企图
二 宗教心灵的填补
三 “以古鉴今”的政治关怀
第四章 《路史前纪》的古史建构
第一节 《路史前纪》的时间意识与帝王来源
一 道教史观下的时间纪元
二 上古黄金时代的帝系建构
三 神山信仰下神圣时空的转换
第二节 《路史前纪》的创世观
一 浑敦意象一:道教气化创世观
二 浑敦意象二:为道、为一、为母
三 道教精气说的继承与转化
第三节 《路史前纪》的古史观
一 因提纪:人代史之端与物质文明的开展
二 禅通纪:封禅之始与制度文明的传衍
欢迎投稿
公号公共邮箱:
folklore_forum@126.com
(这个邮箱请注明新青年)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图片来源:网络
专栏连载
拓展阅读
85.新青年 | 沈燕:灾害记忆何以传承——以一个村落地方神的变迁史为例
84.新青年 | 赖婷:心理学视角下的神话与神话主义——以罗洛·梅的《祈望神话》为中心
83.新青年 | 吕树明:山东财神会习俗研究——以潍坊地区为主的分析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