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 | 走近地笋苗寨歌鼟歌师

 


专栏


文章


《中国海洋大学报》“田野采风”专栏系列文章之五十


走近地笋苗寨歌鼟歌师

冯姝婷


2018年7月,我报名参加了为期15天的“生态·文化与乡村振兴”暑期学校。我抱着多看、多听、多学习的心态,期望以陌生人的视角,了解迥异于白山黑水和三晋大地的湖湘文化。经过一周的理论学习之后,学员被分成4组,分别进入各自的田野点。我们的田野点在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三锹乡地笋苗寨,是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第三期的拍摄地。


下田野之前,通过搜集资料,我了解到地笋苗寨有一项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歌鼟。我对音乐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却隐约觉得,歌鼟在当地并不只是唱歌那么简单,一定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功能,所以我暂且将研究主题定为歌鼟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这样的想法指引着我继续向前探索。


村中的凉亭是老年人茶余饭后的聚集地,我们在那里遇到了很多老人,他们说,村里有一半的人都会唱歌鼟,喝酒的时候唱,吃饭的时候唱,喝茶的时候唱,做农活的时候也唱……听起来,歌鼟的范围十分宽泛,我对酒歌、饭歌、茶歌这些内容并不能完全领会,对歌鼟的分类系统也不甚清晰。


当被问及会不会唱歌鼟时,他们会互相推辞,“我不会,他会。”对此,我很困惑,误以为他们并不喜欢唱歌鼟,不想配合我的调查,或者村子里大部分人都不会唱歌鼟,歌鼟已经濒临衰亡。房东花姐解答了我的困惑,她说:“很多人说自己不会唱只是谦虚,村里大部分人都会唱歌鼟,只不过有人唱的好,有人唱的不好罢了。”我恍然大悟,十分感激花姐点醒了我,在之后的访谈中,当他们说自己不会唱时,我便不免要夸奖加吹捧几句,让大伯大婶们开开心心地唱歌,可见访谈技巧的重要性。


随着访谈不断深入,我渐渐知道了当地在打三朝、婚礼、节日等场合都会唱歌鼟,“有酒就要唱歌,吃宴席就要唱歌”,当地人“以饭养身、以歌养心、以酒养神”,但我始终觉得这些并不是我最想了解的内容。我想做的到底是什么呢?问题无法聚焦,这让我十分苦恼。


直到房东吴哥无意间提到“六亲客”,学术的敏感性让我迅速捕捉到这个词,我的调查因此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地笋苗寨举行婚礼时,郎家要请“六亲客”提前一天到娘家吃酒唱歌。“六亲客”是六个娶亲客的简称,要选择“命好的”(儿女双全、家庭圆满的人,即在当地人看来的有福之人)、能说会唱、能喝能玩的6个50—60岁的男子,身着长衫衣,戴着娶亲帽去迎亲。歌鼟演唱技能高超的“六亲客”在婚礼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权威性的地位。


经吴哥引荐,我们找到了他的三叔——歌师吴才贵,他常常作为“六亲客”去迎亲。吴大伯善于表达,给我讲了关于“六亲客”、歌师及婚礼中的歌鼟。但是由于访谈时间过长,我们担心耽误大伯做工,所以虽然还有很多疑问尚未释怀,也只得结束访谈。


▲作者在访谈歌师吴才贵 秦雪摄


在地笋调查期间,乡里的另一个寨子金山寨有人去世,举行丧礼,带队老师要带着几位同学去了解丧葬礼仪,我也一同前往。金山寨的杨老师今年68岁,是小学退休教师,是当地的文化人,懂得婚丧礼仪。在同行的同学向杨老师询问关于丧葬礼仪的过程中,我恍然大悟,我想做的其实是歌鼟在仪礼中的文化功能。所以在同学问完丧葬礼仪后,我向杨老师请教了当地的婚礼仪式和打三朝习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杨老师讲的过程中,我会着重询问唱歌鼟的事。这样,我便详细了解到婚礼和打三朝中哪些环节需要唱歌鼟。


“唱歌就像写作文,有的人会写,有的人不会写,真正的歌师没有歌本,歌都装在他们的肚子里,信手拈来,写歌本的都是蠢秀才。”吴才有大伯这样说。一位优秀的歌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即兴创作歌唱的内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每个唱歌的场合都是一场斗歌的比赛,输者便要喝酒。醉能同其乐,醒能作其歌者,歌师也。


歌鼟是苗民族群生息纪事、人际情感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歌鼟的功能也逐渐发生转变,比如地笋苗寨组建了歌鼟表演队,旅行团进寨门时,表演队会进行文化展演,请游客喝拦门酒,唱拦门歌。这样的歌鼟表演虽然适应了旅游业的发展,但脱离了文化原有的生长语境。表演队的成员也并非真正的歌师,他们无法进行歌鼟创作,只是在特定的场域,根据现有的歌本,完成的文化展演活动。现代化语境中,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ads


作者简介

冯姝婷,辽宁大学民俗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原载于《中国海洋大学校报》- 第2056期(2019年05月30日) – 第04版:副刊。


投稿邮箱:

1178718234@qq.com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专栏连载  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