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走进“山岭上的人”,了解狍皮制作技艺背后的那些故事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也打不尽……

 


这首流传甚广的民歌唱出了鄂伦春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鄂伦春族,被称为“山岭上的人”,也有“使用驯鹿的人”之意。他们大多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的大兴安岭山林地带,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聪慧的鄂伦春人因地制宜地在这种环境中创造出了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并且一直将这种技艺保留到了今天,在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就是鄂伦春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独特文化表现形式,鄂伦春人在漫长的游猎生活中,积累创造了一整套实用而精美的狍皮制作工艺,把狍皮做成皮袄,帽子,手套,皮被,皮褥子,并在狍皮上绣花,这些绣花图案,不仅代表着吉祥,也代表着鄂伦春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葛长云作为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经常把年轻人们召集到身边,亲自教给他们狍皮制作技艺,希望将这项民族技艺传承下去,不让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像流星一般消逝在慢慢历史长河里。


 

如今,鄂伦春人下山定居已经整整66年了。这66年来,党和政府为鄂伦春人先后修建了三批新房。现在,鄂伦春族人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定居,让鄂伦春族实现了从原始社会末期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跨越,真正成为山岭上的主人。



图文来源:“光明网”微信公众号  2019-08-18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