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一个古老的民族,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里,已刻下它活跃的身影。
羌族人总是习惯把村寨住房建在河谷或半山腰,占据着高高的位置,所以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历史文化除了世代口传心授外,羌笛也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
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羌笛音色柔和、悠扬婉转,是旷野里最动听的天籁之声。
羌笛也是历代文人笔下的“宠儿”,东汉马融在《长笛赋》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羌笛,更是边塞诗里的“常客”,王昌龄《从军行》有云,“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之焕《凉州词》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唐诗900卷,竟有300余首与羌笛有关。
何王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吹羌笛已经32年了,在他的传习所里,常能看到来学羌笛的学生。何王全说,让更多人通过羌笛来了解羌族,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
羌笛,去过大漠边关,进过诗词歌赋,那小小的笛管里吹出的音乐,悠扬婉转苍凉,见证了羌族的历史变迁,如今羌笛更已走向世界,也让羌族文化更多展现在世人眼中。
图文来源:“光明网”微信公众号 2019-08-14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