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国民俗学会
趣读|刘玉娟:沧海寻根“雁”归来——古渔雁民间故事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01 “渔雁”往事 古渔雁 辽东湾渔场的地质条件独特,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没有远海捕捞能力的人群来此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在辽宁盘锦二界沟的辽河入海口处,每到大地回春,海冰消融之际,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就会顺潮而出,应时在辽河口…
Read More »资讯|“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CAUTION!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 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1、会议时间 2021年8月21—22日;会议形式:腾讯线上会议(会议号:758 1796 3866)。会议接受实名旁听,有意者请联系会务助理程浩芯同学(pkuyishiwe…
Read More »书讯|李生柱:《功•事•礼:冀南的乡村打醮》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出版信息 书名:《功•事•礼:冀南的乡村打醮》 作者:李生柱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8月第1版 页数:323 ISBN:9787533489717 内容简介 冀南的乡村打醮,既是民间信仰传统的历史延续,又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
Read More »微民俗|胡床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 胡床:床非床 胡床不是床,胡床是古代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也称“交床”“交椅”“绳床”,胡床功能类似小板凳,人所坐的面不是木板,一般是用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 “1 胡床的起源 公元前4世纪,希腊地区传入折叠凳——胡床。公元前…
Read More »[刘晓峰]由端午,步入中国古代时空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 刘晓峰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人生即相遇。一个人的研究历程,何尝不是一次次偶然相遇。回首看《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这本书,里面一次一次就是偶然的学术相遇。 配图中的老照片,是2012年我在京都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做客座研究员时…
Read More »[丁晓辉]阿兰·邓迪斯的神话学研究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作者简介 丁晓辉,女,1974 年生,河南南阳人,文学博士,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讲师。曾先后就读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云南大学民俗学专业、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法学硕士学位、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民俗学,对译介西方民俗学…
Read More »[施爱东]织女的工作安排与牛郎的户籍归属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编者按 在民间,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他们于农历七月初七在鹊桥相聚更是美好爱情的象征。然而本文作者从繁多的研究文献入手,清晰生动地解析了织女牛郎形象的流变和故事核心元素的生成线索。 作者施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河东美人…
Read More »[郜冬萍]七夕节:望月穿针忙乞巧 唯美浪漫求幸福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作者简介 郜冬萍,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文学、民俗学。 ” 关于七夕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如源于对星宿、时间、数字等的崇拜,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起因是,在中国传统历法中,有重日为节的习俗,如正月初一春节、二月二…
Read More »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Read More »资讯|《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4期目录
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4期 (总第269期) 目录 前沿话题 • 现代传播媒介与民间文化传承发展 民间文学的多媒介演述实践与教学改革 隋丽(05) 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 王心怡(1…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