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微民俗

微民俗 |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来啦~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主料(山楂、草莓、苹果、葡萄等新鲜水果) 辅料(白砂…

Read More »

微民俗 | 纸马舞

纸马舞——壮族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壮族纸马舞历史悠久,原为丧葬祭祀舞蹈,伴有鬼脸、狮子、大刀、小刀、手巾、拂尘表演,舞者一般为8人。如今,纸马舞发展为群众性娱乐舞蹈,舞者少则20~30人,多则上百人,不论婚丧嫁娶、喜庆节日或迎宾接客都可跳。开化镇的壮族村寨几乎都有纸马舞队,全镇…

Read More »

微民俗 | 袜撑子

袜 撑 子 说起袜撑子,可能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样,大概有很多人没有见过,也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种用木板和木条做的小工具,有点像似现在的鞋撑,在过去几乎家家都有。 以前的袜子,都是棉线织的,是纯棉的,袜筒也比较长。因为是全棉的,所以穿着比较舒服,但是有两个重要的缺点。 一是没有弹性…

Read More »

微民俗|重阳节

重 阳 节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道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举行敬老活动 。…

Read More »

微民俗|灯笼

灯笼 灯笼,古代照明用具,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多用细竹篾或铁丝做骨架,外面以纱蕾或纸作笼,里边点上蜡烛。一般作成圆筒形,大小不一,悬挂或手提。《南史·宋武帝纪》:“壁上挂葛灯笼、床绳拂。”这里的“葛灯笼”是指用细竹丝作骨架,半透明油纸为框的灯笼。 宫 灯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竹编灯笼…

Read More »

微民俗 | 昭君套与观音兜

昭君套 《红楼梦》第六回中写道:“那凤姐儿家常戴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不单凤姐穿戴昭君套,第四十九回中写道:“一时史湘云来了,穿着贾母与他的一件貂鼠脑袋面…

Read More »

微民俗 | 尼山砚

尼山砚 鲁砚品种之一。砚石产曲阜东南60华里之夫子庙东沟壑中,即相传为孔子出生的尼山坤灵洞。石质柔润如玉,细而不滑,颇能发墨而不损毫,色泽艳丽多彩,有紫红、灰黑、豆绿、深褐等。清乾隆《曲阜县志》记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传统产品有梅花纹…

Read More »

微民俗|卖五香豆腐干

卖五香豆腐干 广布南北方的一种民间职业风俗。五香豆腐干,一种小吃,价格价廉,经济实惠。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在豆腐干中放入酱油、八角(亦称“八角茴香”或“大料”)等煮熟即成。 昔日经营此业者一般是挑担叫卖。担子的一头是木桶,另一头是木箱。木桶内放置炉子一个,上置小锅一口,锅…

Read More »

微民俗 | 蜀锦

蜀锦,产于四川的传统丝织工艺品。现代蜀锦用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色彩鲜艳。传统构图主要有流霞锦、条花锦、铺地锦、散花锦、民族缎锦等八类。50年代后,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花色,如雨丝锦、锦上添花锦等。成都为蜀锦主要产地,历史上曾以锦城、锦官城著称于世。 蜀锦 / 织造…

Read More »

微民俗 | 蒜臼子

蒜臼子 【蒜臼子】汉族民间捣蒜泥的专用器具。流行于华北、东北一带。形如中药店之“臼杵”。分臼窝和蒜锤两物。臼窝多为釉陶制品,也有用石凿成或用硬木挖制而成的。蒜锤多用硬木制成,也有用铜、铁做的。盛夏,民间常见洗蒜瓣一把,在臼窝内,捣成蒜泥,加油、盐调,即可拌食凉面、凉菜或佐食水饺等…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