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9月

[周星]“空间民俗学”的新境地——徐赣丽教授新著小序

《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徐赣丽 著 徐赣丽教授的又一部大作即将出版,我有幸先读为快,于是,就想在此写一点读后的感想与心得,既作为对她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由衷祝贺,也是有心再和作者做进一步的学术探讨与交流。 这部民俗学专著,是作者基于她长期以来在黔桂湘三省交界地区…

Read More »

荐书 | 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书名:《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作者:徐赣丽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9 ISBN:978-7-5486-1649-8 作 者 简 介 徐赣丽,江西宜丰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

Read More »

[刘宗迪] 神话与星空:“绝地天通”的天文学阐释

摘   要:重、黎绝地天通的神话载于《尚书》《国语》,实沈、阏伯不相见的神话载于《左传》,天虞和噎的神话载于《山海经》。乍看之下,这三个神话互不相干,比较三者的结构,分析其天文学背景,却可以发现这三个神话实为同一种天文现象的反映,即天蝎座和猎户座分别在春夏和秋…

Read More »

荐书|陆锡兴:《汉字民俗史》

书名:《汉字民俗史》 作者:陆锡兴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2019-7页数:464定价:79.00装帧:平装ISBN:9787100172271 作者简介 陆锡兴,上海市人,文学博士,南昌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文字学、文献学、古代器物学研究。1980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1…

Read More »

新青年|贺少雅 毕啸南:中国古代冠礼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贺少雅,女,河北深州人,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礼仪与岁时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文章从身体民俗视角出发,通过对古今成人仪式的对比,认为注重身体实践性和身心体验是古代冠礼的突出特征。 中国古代冠礼的文…

Read More »

[李祥林]女娲神话传说与中国傩戏神灵崇拜

摘要 女娲是远古神话中的“大母神”,女娲神话传说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贯穿古今。考察女娲神话传说与中国戏剧艺术的关系,“傩”是不可忽视的话题。多年来,起源古老、遗存丰厚的“傩”受到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宗教学等学科关注。着眼多民族中国社会,借鉴文化人类学理论,在古与今、文献与田野的结…

Read More »

[祝秀丽]嵌入、连缀、复合:蛇郎故事的组合形态

摘要 根据不同故事类型之间接合部分的结构特性,我们可以将蛇郎故事与螺女、老虎外婆、灰姑娘等故事类型的组合形态分为嵌入式、连缀式、复合式三种。嵌入式是蛇郎叙事过程中组合进螺女及巧女型,嵌入部分的两端都有机地编织进蛇郎主干中,类型之间的相似性提供组合基础,叙事逻辑、框架互相协调和限定…

Read More »

趣读|涵义极其复杂的“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形成的

南宋诗人陆游的《时雨》诗云:“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诗中描写的是农民在芒种耕作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 事实上,节气诞生于2000多年前,在劳动人民的摸索和改进下,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农事催生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西晋…

Read More »

节气|秋分:残暑终,昼夜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文人画《秋分》朱樵 庚子年八月初六 , 2020年9月22日,21时30分,秋分, 二十四节之十六。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秋分,八月中。  解见春分。 分者,半…

Read More »

微民俗 | 蜀锦

蜀锦,产于四川的传统丝织工艺品。现代蜀锦用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色彩鲜艳。传统构图主要有流霞锦、条花锦、铺地锦、散花锦、民族缎锦等八类。50年代后,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花色,如雨丝锦、锦上添花锦等。成都为蜀锦主要产地,历史上曾以锦城、锦官城著称于世。 蜀锦 / 织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