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10月

新青年|郭俊红:匮乏与获取:龙王结亲传说的社会隐喻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郭俊红,女,山西晋城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山西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师,中国民俗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外民间叙事、民俗学、区域民间信仰等。本文认为将龙王结亲传说纳入日常生活实践进行社会隐喻分析不仅可以改变以往单纯以故事文本为分析…

Read More »

《封神演义》和正史里的姜子牙,是怎样的形象

今年的十月一日,动画电影《姜子牙》正式上映,虽然本文的关注重点并不在《姜子牙》到底有没有讲好中国故事上,但《姜子牙》对历史和《封神演义》的大胆改编却十分的吸引笔者的注意力,譬如说出任最终反派的天尊,在《封神演义》中可是和老子是同门师兄弟法力深不可测的元始天尊,号称是“奉天承运御道…

Read More »

书讯 | 巫能昌:《仪式、神明与地方社会:闽西灵应堂法师传统研究》

内容提要 閩西上杭的道壇覺真觀靈應堂開創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靈應堂的歷史雖不過百年,但其師承兩個分別擅長正一科法和驅邪法師儀式的老道壇,自其創始之初便已成為上杭北部和長汀南部最負盛名的道壇之一。壇班成員均為民間火居道士,能舉行大小法事十餘種。本書主要考察靈應堂的驅邪法師儀式傳統,…

Read More »

[陶立璠]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

导语 陶立璠先生一生从事民族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理论教学。在访谈中,他回顾了中国民协 1978 年恢复工作以来的学术史。20 世纪 80 年代,在中国民协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民间文学队伍不仅重新集合起来,而且日益发展壮大,开创了中国民间文学搜集、抢救、保护和研究的“黄金时代”:建立了…

Read More »

微民俗|灯笼

灯笼 灯笼,古代照明用具,流行于全国各民族。多用细竹篾或铁丝做骨架,外面以纱蕾或纸作笼,里边点上蜡烛。一般作成圆筒形,大小不一,悬挂或手提。《南史·宋武帝纪》:“壁上挂葛灯笼、床绳拂。”这里的“葛灯笼”是指用细竹丝作骨架,半透明油纸为框的灯笼。 宫 灯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竹编灯笼…

Read More »

[刘洋 肖远平]文化价值与整合策略:苗族史诗《亚鲁王》的文化调适

摘要 文化价值化和价值文化化是理解地域文化调适行动逻辑、运转原则及伦理规范的重要视角。苗族“亚鲁王”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外部制度文化的挤压和拉扯中主动适应,以信息均衡下多元利益主体互利共赢为目的,消解了传统文化的恒定边界,形成了动态发展的开放系统,成为一种生存策略和一种平衡模式,…

Read More »

书讯|朱振华:《扮玩:鲁中三德范村的年节生活》

书名:《扮玩:鲁中三德范村的年节生活》 作者:朱振华出版社:齐鲁书社出版年:2019-12页数:289定价:80.00丛书: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ISBN:9787533342524 作者简介 朱振华,齐鲁师范学院乡村调查与研究中心副教授、民俗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

Read More »

[朱振华]找寻有温度的田野——《扮玩:鲁中三德范村的年节生活》(自序)

在某种意义上,民俗学者与乡间老农并无不同,他们都要在一片呼之为“田野”的土地上劳作,还都强调“人勤地不懒”。大家相信,除了年景的好坏,劳动收获的丰歉主要取决于耕者对土地投入的热情。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山东农村在重新分配或调整各家责任田的地块时,为了保障公平,乡间保留着“抓阄”…

Read More »

[胡建升]神熊意象与中华文明探源

摘 要 在文化大传统时期,神话意象扮演着叙事表意的神圣功能,成为阐释大传统时期文化基因的重要文化文本。在出土文献楚帛书中,大熊伏羲开天辟地,是中华创世神话与文明的创造者。在人文始祖黄帝的神话中,黄帝生于北斗星精,居于有熊之国,号为轩辕氏,体现了神熊居于天体帝车之中的神话观念,成为…

Read More »

[范长风]医患之间的共情与病痛叙事——青海莫多寺曼巴扎仓的医学民族志研究

摘要:曼巴扎仓作为藏传佛教寺院的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它在教育过程中贯穿着公益价值和医学人文教育思想,在医学实践中把藏传佛教的身、语、意概念用之于医疗叙事,从而使安多藏区的曼巴扎仓成为雪域高原的医疗中心。病痛叙事和共情是通过藏传佛教、民族医学教育和文化传统而习得的一种能力和技巧。恢…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