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立夏: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节气文人画《立夏》  朱樵


辛丑年三月廿四,

2021年5月5日,14时47分,立夏。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立夏,四月节。

立字解见春,

夏,假也

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立  夏

物  候

           Beginning   of   Summer            


古代,人们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蝼蝈鸣丨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蚯蚓出丨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王瓜生丨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结红色的果实。


立  夏

习  俗

           Beginning   of   Summer            


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立夏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古人立夏秤人,主要是为观察夏天的身体变化和保健的需要。清顾禄《清嘉录》“秤人”条称:“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也有的认为立夏秤人是为了了解过去一年里身体情况。清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中有这样的说法:“杭俗,立夏日,悬大秤,男妇皆称之,以试一年肥瘠。



现代人已经很少用“秤杆”了,都是直接往体重秤一站,就有了体重读数。虽然秤人的工具更简便了,但秤人的习俗可别忘了哦!


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煮好囫囵蛋,分出大小王



立夏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

 

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胜者为第一,蛋称大王;蛋尾胜者为第二,蛋称小王或二王。



午饭是糯米饭,饭中掺杂豌豆。桌上必有煮鸡蛋、全笋、带壳豌豆等特色菜肴。


立夏见三新,九荤十三素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放在微火上煨熟)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总之,在立夏时节,可吃上时令新鲜的食物。


立  夏

养  生

           Beginning   of   Summer            


舌生疮多进稀食: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出现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故此时饮食上宜清淡、多补水,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肠胃不适尝新尝鲜:立夏前后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人们免疫机能随之逐渐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强,造成肠胃抗病功能较弱,感冒发烧、肠胃不适。立夏时,可以吃些水果、蔬菜,合理地调配饮食,给整个夏季打下健康的基础。


养心为主加个午休:心与夏天相通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通应的。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立夏之后,应适当调整个人的生物钟,养成晚睡早起的习惯,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可以适当午休。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