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节气文人画《白露》 朱樵
辛丑年八月初一,
2021年9月7日,17时52分,白露。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白露,八月节。
秋属金,金色白,
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时,斗指癸。
天气转凉,
地面水汽结露最多。
白 露
物 候
White Dew
古代,人们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馐。
鸿雁来|鸿雁即大雁,是一种季节性候鸟。白露时节,北方开始变冷,大雁成群结队地往南飞,在天空中排成“一”字或“人”字。
玄鸟归|玄鸟即燕子。每到白露,庄稼收割之时,燕子的食物减少,并伴随着气温降低,于是燕子们开始向南飞行,回到自己南方的家。
群鸟养馐|“馐”指鸟类的食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此时虫子肥硕味美,有的鸟儿会将一些种子类食物叼到自己的窝中以备冬季食用。
白 露
习 俗
White Dew
祭禹王 请神灵
江苏太湖地区有白露祭祀禹王的习俗。相传禹王是治水英雄大禹,与尧舜并称古圣王,民间称他为“水路菩萨”或“河神”。
每年的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会举行祭禹王的香会,清明、白露两祭的规模最大,每次历时一周。届时,人们赶庙会、打锣鼓、跳舞蹈。在山西沿黄河一带,人们在祭禹王的同时,也要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祭祀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隆重的祭祀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
酿白露酒 品白露茶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资兴兴宁、三都、寥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接人待客必喝“白露米酒”。
“程酒”是白露米酒中的精品,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古为贡酒,盛名远播。白露米酒的酿制除了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酿造方法也相当独特。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与糯米糟酒,再按一定的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中,装坛待喝。如果制程酒,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然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采集十样白,龙眼配番薯
浙江苍南、平阳等地,人们在白露这天要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以滋补身体,对治疗关节炎有好处。这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在字面上相应。
福建省福州市民间有白露这天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产。古时有“南桂圆、北人参”的说法。每逢这个时节,当地人家会在清早喝上一碗龙眼香米粥。并认为在这一天吃龙眼对身体大补,有延年益寿之效。白露之前采摘的龙眼,个个颗大核小,味甜可口。是食用的绝佳之期,并且传统中医认为龙眼具有养血安神、益气补脾、润肤美容的功效,还能辅助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文成县在白露这天有吃番薯的习俗。当地人们认为吃了番薯,可以多生孩子。
白 露
养 生
White Dew
及时添加衣服: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中医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讲究。这是在说,天气将逐渐变凉,日常穿衣服不能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体了,需要及时根据天气变化添加衣物,以防着凉感冒。因此,对于老人孩子最好能够及时加衣。同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寒都是从脚开始的。
注意养肺润燥:白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空气变得干燥起来,肺为娇脏,易被秋燥所伤,使人容易出现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此时养生应当以养肺润燥为主,日常饮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以及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如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梨、苹果、葡萄、橘、柚、柿子、龙眼等都是秋季适合吃的水果。
夜晚勿要贪凉:俗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节气过后,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摄氏度,但日夜温差较大,夜晚气温较低,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夜间睡觉最好不要再开着空调,也不能袒胸露背,一定要注意做好腹部、关节等处的保暖工作,以免着凉带来一些疾病困扰。
锻炼动静结合: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适合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节气的运动养生可以在“秋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户外运动,不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以爬山、太极、散步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为主,要量力而行。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