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文人画《春分》 朱樵
辛丑年二月初八,
2021年3月20日,17时37分,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四。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二月中,分者半也。
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春 分
物 候
Spring Equinox
古代,人们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玄鸟至丨玄鸟就是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春分时节北方天气变暖,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飞回北方,衔泥筑窝,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雷乃发声丨此时天气转暖,春雨也渐渐多了起来,空气湿润,云层密布,春雷滚滚而来。
始电丨由于雨量渐多,伴随着的是雷声和闪电。这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
春 分
花 信
Spring Equinox
“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春分三候对应的花信分别是: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海棠丨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习称“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温带观花树木。
梨花丨在我国约有2000余年的栽培历史,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素淡的芳姿更是博得诗人的推崇。
木兰丨早春观赏花木,早春开花时,满树紫红色花朵,幽姿淑态,别具风情。
春 分
习 俗
Spring Equinox
春祭:谢祖祈福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春汤:灌脏涤肠
昔日四邑(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立蛋:庆春来临
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习俗起源于4000年前,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举行立蛋比赛。
其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
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诺鲁孜节
诺鲁孜节,也译纳吾肉孜节,也叫迎春节(开春节),是迎接春天来临的节日,是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自3月21日起,延续3天至15天不等。
诺鲁孜节的仪式在黎明开始,男女老少都要穿民族盛装,各家的家长首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预祝他们在新的一年平安快乐。然后,家长要把冒烟的松枝带到牲畜圈门口,让畜群从烟上通过,祈求新的一年,牲畜膘肥体壮,迅速繁殖。跟着,人们就要做“诺鲁孜饭”,所谓“诺鲁孜饭”,就是家家户户用剩余的粮食和食物,再配上多种佐料煮成的稠粥。从当天午时起,维吾尔人成群结队地相互拜年,等到诺鲁孜节过后,在农村,紧张的春耕生产也就开始了。
该节日至今已有3千年的历史,内容与汉民族的春节相似。目前主要盛行于当地乡村,这天亲朋聚会欢宴歌舞,举行体育竞赛,指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春 分
养 生
Spring Equinox
春捂秋冻: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多变,温差较大,人们常常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气温回升即减衣,而气温忽降,衣服还未加上,这样易使阳气受遏,妨碍肝的疏泄。因此,要适度“春捂”。“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
早睡早起: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对于春困,建议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成年人必须每天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儿童和青少年则每天应该有9小时的睡眠。
调畅情绪:春分时节要做到心平气和,保持轻松愉快、乐观的情绪,从而安养神气,与该时节的“阴阳平衡”特点相应。春分时节,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此时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可在风和日丽的时候与好友结伴郊游,多晒太阳,以利于肝气的疏泄。
省酸增肝:“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春季宜少吃酸食,适当进食甜食。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因此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可多吃姜、葱、韭菜、淮山、莲子、枸杞等食物。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