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 | 冬至:人间小团圆


▲节气文人画《冬至》  朱樵


庚子年十一月初七 ,

2020年12月21日,18时02分,冬至,

二十四节之二十二。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冬至,十一月中。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盼团圆,不日是元旦。

新春已不远,数九过冬天。


冬  至

物  候

           Winter     Solstice            


古代,人们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蚯蚓结丨一候,蚯蚓结。此时众多蚯蚓交缠在一起,结成块状,缩在土里过冬。



麋角解二候,麋角解。糜和鹿相似而不同种,鹿是山兽属阳,糜是水泽之兽而属阴。夏至一阴生,故鹿感受阴气而解角;冬至一阳生,故糜感阳气而解角。



水泉动丨三候,水泉动。深埋于地底之水泉,由于阳气引发,开始流动。


冬  至

习 俗

           Winter     Solstice            


祭拜祖先,代代相传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此习俗现代仍然十分流行。


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会。但在饶平之海山沿海地区,则会赶在渔民出海捕鱼前,清晨来祭祖,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而在广东惠安,冬至节除了祭祖,还有清明节相同的一些习俗,如冬至日前后十天内上山扫墓献钱。



在我国台湾还有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


交九数九,企盼春天



民间把冬至亦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八十一天之后便进入春天。

 

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北方饺子,南方汤圆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东汉时他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此时。正值冬季,大雪纷飞,十分寒冷。白河两岸老百姓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伤了。于是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施舍给百姓。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的习俗,连带还有“不吃饺子掉耳朵”的说法。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傈僳族阔时节



“阔时节”,亦作“盍什节”,“盍”是年,“什”是“新”的意思,即是新年。


“阔时”是傈僳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过去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有统一、确定的节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下旬至第2年1月举行。



1993年1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12月20至22日为阔时节,以便让各地傈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庆佳节。


冬  至

养 生

           Winter     Solstice            



衣:冬至过后,进入数九寒冬,在穿衣时要注重防寒保暖,尽量选择宽大松软、穿脱方便的冬装。患有关节炎、风湿病的人,更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到寒冷侵袭、病情恶化。


食:冬至以后以寒冷天气为主,在中医理论中,此时饮食上可以考虑偏于温热、补养阳气以抵御寒邪,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汤圆、饺子、八宝粥等食物。


住:冬至以后,天气逐渐转凉,要收敛养藏。在冬季,运动时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尽量不要运动过量、流汗过多,小心受凉感冒。


行:天气转凉后,路面容易结冰,出行时要注意防滑,尽量选择软底的鞋子,避开结冰路面。骑车或开车时注意车速,远距离出行要带好合适的衣服,防止温差变化给身体带来不适。



“冬至,白昼最短,思念最长。”


—THE END—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