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90°,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此后渐短。
▲节气文人画《夏至》朱樵
庚子年五月初一 ,
2020年6月21日,5时43分,夏至,
至此,二十四节之十。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夏至,五月中。
《韵会》曰:
“夏,假也,
至,极也,
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古人用土圭测日影来确定夏至,
《恪遵宪度抄本》有云:
“日北至,日长之至,
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夏 至
物 候
Summer Solstice
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鹿角解丨一候,鹿角解。鹿的角朝前生,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蝉始鸣丨二候,蝉始鸣。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半夏生丨三候,半夏生。仲夏,喜阴的生物也开始出现。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而得名。
夏 至
习 俗
Summer Solstice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汉《周礼·春官》有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在江苏苏州、无锡、常州、金坛一带,人们以新收获的米麦粥祭祖,让祖先尝新。浙江会稽一带,则用面食祭祖。在浙江东阳,农民要置办酒肉,祭祀土谷之神,还要用草扎成束,插在田间祭之,叫做“祭田婆”。在湖南醴陵,居民在夏至日祭祀土地神。明清时期,皇家每年在夏至这一天要在地坛举行祭地仪式,愈为企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
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夏至饼。这种半月形的饼,外形和北方的面食韭菜盒子相像,但取材和做法不同。当地人习惯从田间地头采来艾草的嫩叶,将其在石臼里捣碎,与麦粉和在一起,再在饼中间加入适量的甜豆沙馅,将饼放在烧热的锅里烤熟。夏至饼其貌不扬,吃起来却清新爽口、甜而不腻,乃老少皆宜的正宗绿色食品。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菜熬面、肉丝面、油渣面、三鲜面、肉丝炒面、过桥面及夏季的麻油凉拌面等许多品种。北方则主要是打卤面和炸酱面。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 至
养 生
Summer Solstice
夏至之时,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至之时,天气炎热,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舒展舒展筋骨,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人体的一些杂质可以随着汗液排出。同时,到户外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让人神清气爽。夏季运动锻炼适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的时候,选择公园、庭园、森林等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散步、慢跑、做广播操等轻松的运动项目。不宜过分剧烈,以免汗泄过多损伤阴气和阳气。出汗过多之时,可适量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以补充体内钠离子的消耗。
每日可用温水洗澡,不仅能够清洁皮肤、消暑降温,而且可以扩张体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起到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但应注意,夏季不可贪凉,最好不要用冷水洗澡,空调温度也不要调得过低。
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如油麦菜、莴笋、芹菜、苦瓜等苦味菜。夏季出汗多,肌体盐分也会随之消耗得多,致使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夏至应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从阴阳学角度看,夏月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夏季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此生冷的食品不宜多吃,适量为宜,多吃会致使寒伤脾胃,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
夏至三庚数头伏
数九九,消消夏
end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