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人间最美三月三


2020年3月26日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

又到了这个草木有灵

带有古老诗意的节日


三月三,生轩辕

上巳节是纪念黄帝的节日

也叫春浴日,女儿节

也是最古老的情人节

后演变为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主要活动
01

祓   禊


这一天是黄帝生日,也是传说中西王母生日。


古代这天,人们要到水边去祭祀,并用香熏的草药沐浴。在周朝时,“祓除衅浴”之礼已成为一种制度,并有专门的女巫掌管此事。


每年这一天,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穿上新缝制的春装,倾城邀约而出,或到江河之滨嬉戏沐浴,或至深山幽谷采摘兰草,或去郊野陌上宴饮行乐,认为这样可以祓除不祥。


02

芍药定情


农历三月初三,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柳绿花繁。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河边泼水相戏,踏青赏春,结伴游乐,自由择偶,并以芍药定情。是最古老、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


03

女儿节


“女儿节”,是一种古代少女的成人礼。女儿们一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


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


04

曲水流觞


最古老的习俗是临水浮卵,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


后变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众人坐于环曲的水边,把盛着酒的觞置于流水之上,任其顺流漂下,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将杯中酒一饮而下,并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三杯。


05

踏青游春


上巳不仅是祛邪求吉的节日,正值草长莺飞,柳绿花繁的好时节,更是自由快活的春游。


06

互赠香草


古人认为,香草有驱邪之功,于身体大有裨益。


兰草香气袭人,被用作灵物。古人在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期进行兰汤沐浴。上巳节这天,人们会相互赠送香草。



各民族的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黎族三月三节、畲族三月三、布依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报京三月三等都相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01
壮族


三月三,广西壮族有“歌圩节”“歌仙节”,相传为纪念歌仙刘三姐而举行。人们赶歌圩、搭歌棚、办歌会,青年男女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嬉戏娱乐,终日歌声不断,成为今之“歌节”。


02
布依族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的布依族同胞,用跳糠包舞的形式,欢庆三月三。这一天在布依语中称“向善”,是布依族人缅怀先祖、感恩自然、交流情感的传统节日,除祭祀之外,撒渔网祈丰收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03
畲族


畲族的三月三是谷米节,与原生态的谷雨含义颇为接近,谷米节日是谷米的生日。这天谷米普遍会获得谷雨的浇灌而重新诞生幼苗,茁壮成长。这日,家家染乌饭祭祀祖先。


04
侗族


三月三,广西三江侗族有“花炮节”。花炮三响,象征团结、幸福、吉祥。花炮鸣放升空后,各村寨芦笙队、狮子队争抢花炮圈,夺得者获优胜。还要举行文体活动,唱侗戏、赛芦笙、射箭斗鸟。附近的苗、瑶、壮、汉等民族民众亦前往参加。


05
瑶族


三月三,云南瑶族有“干巴节”。各村寨男女老幼结对进山打猎或下河捕鱼,集体宴饮,共祝丰收,唱歌跳舞,欢度节日。




三月三吃什么

01

荠菜煮鸡蛋


农历三月三,人们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02

艾叶糍粑


农历三月三是艾草生长茂盛且最为鲜嫩的时节,艾叶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03

春饼


三月初三,上巳日也有一种食俗,就是吃“春饼”,把面赶成薄薄的饼,把鸡蛋煮熟剥去皮,捣碎,有的人家还加进去蒜泥,把薄饼卷起来吃,有的地方暖得早,已经有了小葱,用春饼卷小葱吃。


04

蒿子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


—–
—–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三月三,也许我们还不能聚集欢庆,但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线上云过节。


春天是对生命感知最强烈的季节,三月三是一场中国人的狂欢,这天人们庆贺的其实是生命本身,感谢生命的代代相传,凝结了对于美好生活的种种期盼。


它也提醒着我们,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春光年年岁岁都在身边。


    文章来源:综合微信公众号“中国手艺网”“诗评万象”“汾东草堂”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