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满:麦穗初齐,小得盈满

▲节气文人画《小满》  朱樵

辛丑年四月初十,

2021年5月21日,03时36分,小满。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小满,四月中。

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小  满

物  候

               Lesser   Fullness

古代,人们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苦菜秀丨《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过去在小满时期,百姓常常采摘苦菜充饥。

 

靡草死丨《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麦秋至丨《月令》载:“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小  满

习  俗

               Lesser   Fullness

动三车,祝涌旺

过去,以水车车水进行灌溉为农村大事。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

古人相信万物有灵,水车也有灵。这时的民俗主要是祭车神。传说车神为一条白龙,小满时节,农家在车水前于水车的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表明了农民对水利灌溉的重视。小满也是油菜籽成熟的时节,人们将油菜籽收割回来,送至油坊,启动油车榨油,即动油车。至于动丝车,是指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和缫丝。

小满节气时还要启动水车进行车水。在浙江海宁,水车启动之前,农户们会以村圩为单位举行“抢水”仪式,有演习之意,之后就开始进入农忙。

 

吃苦菜,渡难关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

《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哭采哭,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在以前,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菜充饥。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将苦中带涩、涩中带甜的苦菜用各种烹饪方法处理,或凉拌、或腌制、或热炒,调剂口味的同时,也对夏季的热症有一定的应对作用。

祭蚕神,祈收成

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

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怒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绕三灵,禳灾病

“绕三灵”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是白族的传统节日。

据清《滇中琐纪》载:“大理有绕三灵会,每岁季春下烷,男妇成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群各有巫现领之,相传起于南诏,数千百年不能禁止,盖惑于巫言,祈子嗣,禳灾病。”此节日是繁忙的水稻农事之前的歌舞活动,也是祈祝丰收的祷告仪式。

 

此节历时三天,每天活动各不相同。第一天,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以村社为单位,排成长蛇阵,聚集到苍山五台峰下喜州圣源寺附近绕“佛”。第二天,到喜洲庆洞(神都)绕“神”。第三天,沿洱海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马久邑绕“仙”。

小  满

养  生

               Lesser   Fullness

祛湿健脾:小满时节天气开始闷热潮湿,这样的气候最易伤害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小满防湿,要经常吃点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如红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西瓜、山药;少吃鱼虾、羊肉、鸭肉等,水果中芒果、榴莲等易生湿伤脾,也要少吃。

饮食清淡:小满时节,冷热交替频繁,会让人感觉不适,容易伤风感冒。所以,要注意清热解毒,还要预防感冒。饮食上建议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可以多喝一些粥类,建议多吃黄瓜,黄瓜有生津止渴、清热利湿、预防便秘、增加食欲的功效。

 

保证午睡:小满时节雨量增多,早晚较凉,气温日差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为明显。要注意适时添衣,尤其晚上睡觉时要保暖,避免着凉受风患感冒。顺应阳消阴长规律,早起晚睡,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心境平和:小满时气温升高,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适宜参与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在清晨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不宜做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中国民俗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