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民俗学论坛”可订阅哦!
▲节气文人画《立秋》 朱樵
辛丑年六月廿九,
2021年8月7日,14时53分,立秋。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
秋,揫也,
物于此而揫敛也。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
从这一天起,
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 秋
物 候
Beginning of Autumn
古代,人们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
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天气下降而茫茫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
立 秋
习 俗
Beginning of Autumn
啃秋:啃秋迎秋防疾病
在我国许多地方,立秋这一天有“啃秋”的习俗。啃秋,也称“咬秋”,与“咬春”类似,人们认为立秋之时吃一些东西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江南地区,立秋之时要吃西瓜以“咬秋”。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此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啃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使整个秋天不生病,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
城里的市民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村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下、树荫里,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吃西瓜,吃山芋,吃玉米棒子,尽情地啃。
贴秋膘:吃肉食面养康健
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大都与吃和防病有关。
“民以食为天”,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如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这一天,普通人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在黑龙江安达,立秋日要吃面条,称为“抢秋膘”,意在祝福健康。在河北遵化,要吃瓜果、肉食,称“填秋膘”。
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7粒至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秋老虎,暑未消
秋老虎是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这种天气因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
由于立秋之时是以土圭测日影而得,时间并不固定,因而有好事的人,常常按立秋是在早上还是晚上来推测立秋后天气的凉热。有谚语道:“朝立秋,冷咫咫;夜立秋,热到头。”意思就是说,如果在早上立秋,那么立秋后一定凉爽;而如果在晚上立秋,则立秋后仍有炎暑,要谨防秋老虎了。
立秋这天洗澡方面很讲究。有的地方要在太阳出来之前洗,有的地方要用太阳晒过的水洗,有的地方这天还忌讳洗澡。这些讲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不生秋痱子。因为在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一说,还会热上一段时间,所以盛夏的一些如痱子等疾病还会存在。
火把节: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立 秋
养 生
Beginning of Autumn
情志调养:心态平和,少“悲忧”。从五行的对应来看,秋季与悲忧的情志相对应。这主要是因为,初秋时节,大自然逐渐出现了肃杀的景象,人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此时应调整好心情,注重收敛神气、宁神定志,做到内心宁静。同时,秋季天高云淡,适当参加一些郊游或者登山等活动,登高望远,非常有助于缓解悲忧的情绪。
起居调养:调摄重“收”,早睡早起。秋天是“收”的季节,由于夏季阳热充分得到耗散,到了立秋后阳气开始收到地下,所以叫“荣平”。秋天天高风劲,使肺气收敛,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早起可以“使肺气清”,早睡既可以“收敛肺气”,又可以“使志安宁”。《黄帝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天地万物开始收敛,人也要“收敛”,即养阴。
饮食调养:少辛增酸,以润肺为主。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夏天容易出现胃口、消化变差的情况,再加上暑湿、炎热和生冷饮食的折磨,人们身体的阴气和阳气都多少受到了损伤,立秋后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