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文人画《小雪》 朱樵
己亥年十月廿六 ,
2019年11月22日,22时58分,小雪,
二十四节之二十。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小雪,十月中。
雨下而为寒气所薄,
故凝而为雪,
小者未盛之辞。”
《群芳谱》中有言,
“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小 雪
物 候
Light Snow
古代,人们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
虹藏不见丨一候,虹藏不见。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
天腾地降丨二候,天腾地降。因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
闭塞成冬丨三候,闭塞成冬。天地之气各自离散,然后天地闭塞不通,空气渐渐稀薄,万物因此失去生机而进入清冷的冬季。
小 雪
习 俗
Light Snow
做腌菜,过年吃
南京有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以备过冬食用。
因此一到小雪节气,人们上菜场就比较关心有没有可以腌制的菜。这时,萝卜、雪里红、青菜都长得很好,勤快的主妇们把它们买回家腌,然后曝晒七八个晴日。食用时用滚开水烫,烫上两三次就可以吃了。这个习俗古已有之。
杭州人往往也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因为小雪节气过后,气温会急剧下降,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此时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晒鱼干,备干粮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说到晒鱼干,一般要选大鱼,因为小鱼一晒没多少肉。买回鱼后,把鱼去鳞,若鱼身较大,应在脊背骨下及另一边的肉厚处,分别开片,使卤水易于渗透,然后将鱼身剖腹,去掉内脏。将鱼清理干净后,一般不拿水清洗,那样鱼容易坏,如果想洗,洗后必须把水沥干、擦干。
然后,将盐、花椒、大料、陈皮、小茴香放入锅中炒至微黄,均匀抹在鱼的内外两侧,调料多少依自己口味而定。抹完后,便可以将其平放在一个相对较大的容器里面,在阴凉处进行晾置。4到5天后,将容器内的鱼上下翻个,以便调料均匀吸收。如此再过四五天,便可将鱼挂在阴凉通风处,想让鱼干到什么程度都行。一般两三个月后便可取下来,剁成段,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入冰箱。
刨汤肉,迎新年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许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
杀猪要请亲朋好友,把猪的新鲜肉和内脏等煮一大锅,配上其它菜,大家一起吃喝,谈笑,吃完了以后,热情的主人一般还要给光临的客人送一刀肉,哪家要吃“刨猪汤”,那天这户农民家中就会十分热闹,人们边吃边谈,既联络友情,又互通信息,还能筹划来年发展,颇有意义,这种团结邻里的方式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这种“吃刨汤”文化能沿袭至今。
喝“刨汤”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例如杀猪要请人择吉日进行,请吃“刨汤”则一般在杀猪当天或第二天。“刨汤”之菜肴主要是取猪身上的肉和内脏,蔬菜多以自种的为主。
侗年
侗年,侗语称凝甘,又称冬节或杨节。冬节原为侗族杨姓节日。最初以杨节为侗年的是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三县部分地区(每年十一月十九至二十二日之间)。后来互相仿效,人们逐渐过起了侗年。
节日期间,各家或杀猪宰羊,或杀鸡杀鸭,请客访友,宴饮作乐。节日前一天,备豆腐、鱼虾,当晚用酸水煮熟,经一夜冷却成“冻菜”,节日当天便以“冻菜”祭祀祖先。侗族人民认为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切农耕事务完毕的秋后,便是劳作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因此,有些地方把农历十一月当作新春的岁首,有的地方则视为旧年的终末。在这被认为是旧岁的终末。在这被认为是旧岁已去、新年到来、禾谷满仓、禽畜满圈之时,家家杀猪宰羊庆贺,年复一年而沿袭成侗族的新年吉庆。
2011年5月23日,贵州省榕江县申报的“侗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 雪
养 生
Light Snow
休息调节情绪:进入小雪后,在北方人感受干冷的同时,南方人也经历着初冬的湿冷,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人更容易产生惆怅低落的抑郁情绪,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感到心烦意燥,不妨约几个好友一同散步聊天,或是通过慢跑唱歌等方式发泄情绪。
休息多晒太阳:中国传统的医学上认为阳光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经常晒太阳能够帮助体内阳气的散发,进入冬季后,大自然也进去“阴盛阳衰”的状态,因此,多晒太阳能有效帮助增强人体阳气,并达到温通经脉的作用。
注意饮食调理:由于冬季的气候比较干燥,很多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干便秘和皮肤干燥的现象,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如银耳和冬瓜等清淡的食物,少食辛辣油腻性食物以免引起内火。
“小雪节气话初雪,你那里下雪了吗?”
—THE END—
文章来源:综合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灼见等。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