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4月

[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对佛山醒狮习俗的历史考察

摘要:如何以史为鉴审视非遗传承主体的价值及其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是优化改进当前及今后非遗保护所需面对的一个理论与实践问题。1949-1976年佛山醒狮传承的社会史显示,从佛山醒狮的“翻身”、显性传承逐步到被抑制、隐性传承,源于社会政策环境渐使醒狮传承主体失语、失位。但依托记忆和技…

Read More »

[王素珍]赞土地与唱春——我国民间说唱艺术比较研究

王素珍:赞土地与唱春——我国民间说唱艺术比较研究 摘 要:赞土地,俗称“赞好话”“赞阳春”“打土地”“唱土地”“讲土地”“扮土地”,其作为传统的民间说唱艺术,在湖南各地特别是湘中地区广为流传,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赞土地在说唱形式、内容及风格上与江、浙、…

Read More »

纳西族小“祭署”仪式纪实

“署”纳西语发音为“Shuq”,字面上有“纯洁、洁净”的意思。清澈的溪流,洁净的空气都是自然界中美好物质的代表,所以纳西语中用“署”这一字来称呼掌管自然的神灵。   署”的东巴文写法 “署”的形象为神身蛇尾,“署”喜欢居住在水源地附近。在东巴经书《署的来历》一书中,讲述…

Read More »

寒食节 |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 食 节 寒食起源 寒食之俗传…

Read More »

《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解读

   图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云南人大 2020-3-31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民俗学论坛

Read More »

[陈建宪]“大黑天神”简论

摘要     云南大理的本主神中有个“大黑天神”,其神格为瘟神。这位神灵来自古印度教的湿婆崇拜。瘟神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体系中都存在,是现实中曾出现过的瘟疫灾难的历史记忆。在云南这个烟瘴之地,历史上瘟疫流行,瘟神信仰在抗击瘟疫的过程中曾发挥巨大…

Read More »

[王晓葵]灾害民俗志——灾害研究的民俗学视角与方法

【摘要】民俗学对灾害记忆空间、口头传承、仪式行为等的调查与总结,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今后的研究需要对应民俗学的学术转向,即从传承事象研究转向生活世界中的“经验、知识和表象” 构成的常识体系的研究。灾害民俗志的书写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灾害;民俗志;记忆空间;身体感知…

Read More »

新青年|王维娜:诞会组织与轮值制度:广东诞会传承的核心民俗要素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王维娜,女,民俗学博士,陕西西安人,现任职于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 ,研究方向为区域民俗文化。本文选取广东最为鼎盛的诞会——“波罗诞”作为个案,研究自明清以来,波罗诞祭祀体系中的社会组织以及民俗实践路径的演变。 诞会组织与轮值制度: 广东诞会传承的核心民俗要素 …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