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9年6月
龙仙艳 | 修改灵魂户口:苗族古歌功能研究——以婚姻礼辞调查报告为例
摘要:本文以东部方言区婚姻礼辞的吟诵为例,展开基于调查基础上的苗族古歌的多重功能探讨。婚姻礼辞的吟诵功能有对苗族定居分布、苗族传统通婚圈的介绍,有对结婚新人及其亲朋好友的现场伦理教育,但吟诵它最为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给新娘改姓即修改灵魂户口。 关键词:苗族古歌 灵魂户口&…
Read More »[马进疆]结构人类学视野下的中药传说研究
内容提要: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催生出不同的神话传说,中药传说作为口传神话作品在中华民族中代代相传,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人群战胜疾病记忆的重要文化载体。以中药发现与命名的传说切入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建立起文化与思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发掘中医药文化的内部多维结构,有助于建立起…
Read More »节气 |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节气文人画《夏至》 朱樵 己亥年五月十九 , 2019年6月21日,23时54分,夏至, 至此,二十四节之十。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夏至,五月中。 《韵会》曰: “夏,假也, 至,极也, 万…
Read More »书讯 | [美]伊万·布莱迪:《人类学诗学》
书名:《人类学诗学》 作者:[美]伊万·布莱迪(Ivan Brady) 译者:徐鲁亚 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 2010-01 页数: 410 原作名:Anthropological Poetics 丛书: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人类学…
Read More »新青年 | 杨肖:“职贡图”的现代回响——论20世纪40年代庞薰琹的“贵州山民图”创作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杨肖,北京人,美国西北大学艺术史系博士,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要从事跨文化艺术史与视觉文化研究、近现代艺术和文学研究。本文通过考察两个语境中的“贵州山民图”,揭示庞薰琹“贵州山民图”创作与“职贡图”传统的异同,呈现抗战时期社会政治和…
Read More »简讯 | “灾害文化与生死观”学术工作坊在沪成功举办
2019年5月25至26日,中国民俗学会联合中国西南民族学会灾害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学院在上海举办了“灾害文化与生死观”学术工作坊。该工作坊由王晓葵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灾害记忆传承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课题组承办。本…
Read More »刘宗迪 | 四海之内:《大荒经》地域考
摘要:《大荒经》描绘了一个四面环海的世界,前人基于“华夏一体观”和“中原中心观”看《大荒经》,因见其所记地理无法与华夏版图吻合,故多视之为无稽之谈。实际上,《大荒经》成书之时,华夏世界尚为分疆裂土的状态,不可能出现华夏一统的世界观和地理学,《大荒经》所描绘的只能是华夏域内某个局部…
Read More »[张翠霞]现代技术、日常生活及民俗学研究思考
摘要:民俗学的发生、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然而,对民俗学学科研究对象及研究范畴的考察却表明,现代技术这一民众日常生活的实然存在,一直被隔离于“遗留物”研究,乃至20世纪90年代民俗学研究范式转换之后的“日常生活”与“生活世界”研究之外。定位于现代日常生活…
Read More »[朝戈金]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进一步做好非遗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发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那以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全球各地全面铺开。今天回头看,国际的非遗保护工作成绩巨大。中国积极响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号召,很快就加入了公约,而且迅速推动了我国境内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Read More »会议 | 中国民俗学70年(1949-2019):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
会议日程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2019年6月15日 “中国民俗学70年(1949-2019):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议程”PDF版可点击“阅读原文”获取。 图文来源:“中央民族大学民社院”微信公众号 2019-06-15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