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9年7月

[朱靖江]归去来兮: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与影像表达

乡土中国是民俗的土壤,也是近百年来有关中国最集中的民俗影像主题。从最早直面乡野村夫的摄影机镜头,到当代纷纭多元的乡土题材影视作品,上百年间,影像中的乡土中国不断变换着形象与内涵。 “乡土中国”作为一种学术性表述,大抵始自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48年首次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费…

Read More »

趣读 | 中国摇滚乐队“野”史

这个夏天,乐队聚众没有打架,却开了合家欢的联谊会,老炮再现了中国摇滚的黄金年代,年轻的朋克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儿。回顾中国摇滚乐队“野”史,中国摇滚音乐从80年代初生而不安到如今流行当道走向小众,《乐队的夏天》会是摇滚乐队走向下一个春天的契机吗?摇滚音乐又能否与市场和商业和平共存?…

Read More »

[许晔]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中国的妖怪复活了吗?

神仙鬼怪,魑魅魍魉,这些来源于古代人对异域的想象,似乎开始重新占据中国人的业余生活。从《盗墓笔记》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在奉行科学和唯物主义的今天,妖怪再次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受到资本和市场的青睐。 中国的商人们正在试图把传统文化融入商业,这不仅仅…

Read More »

[余英时]我在哈佛的读博经历

【作者简介】余英时(1930—):原籍安徽潜山,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

Read More »

[施爱东]民俗学的未来与出路

[摘   要]21世纪初期,中日美三国民俗学界都不约而同地爆发了对于学科危机的深刻反思。日本方面,菅丰教授策划了一起他与福田亚细男之间的“世纪论辩”。论辩不仅对20世纪的日本民俗学进行了反复的学理辩难,也对21世纪的学科未来进行了艰苦的讨论。美国方面,邓迪斯《…

Read More »

[高有鹏]民间文学与文化视野——读《民间文艺学的诗学传统》

文化建设中,如何保持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属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民间文学值得关注。民间文学更易于体现老百姓的呼声,服务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读了刘锡诚先生的《民间文艺学的诗学传统》,更深切地感受到这些。 《民间文艺学的诗学传统》,刘锡诚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民间文…

Read More »

新青年 | 刘文江:神奇记忆:一个重要的欧洲传说学概念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刘文江,男,汉族,文学博士。现为兰州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传说学、口头诗学、电影理论研究。本文说明欧洲的民俗学家们围绕冯·西多提出的“神奇记忆”和“虚构传说”这两个概念做了大量研究,在传说研究中开辟出来了取向不同的领域,同时“神奇记忆”这…

Read More »

白族民居彩画一白族人的诗画情怀

◆  ◆  ◆  ◆  ◆     在大理传统建筑中,白族民居彩绘堪称一门活艺术,以黑白灰为主色运用独特作画技法将彩绘艺术进行“千变”,绘图灵活生动蕴含民族文化,同时通过特质颜料保…

Read More »

年会 | 年会征稿快截止啦!!

各位会员及民俗学爱好者: 中国民俗学会2019年年会将于10月下旬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届年会继续坚持以文参会的原则,将从应征论文作者中确定与会代表。 现将会议论文征集的有关事宜通告如下: 一、会议主题:“回顾与展望:中国民俗学70年”。 二、会议时间:2019年10月下旬(25…

Read More »

[萧放]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中华

日前,中国花卉协会表示,综合各方意见推荐牡丹为我国国花。对于牡丹是否有资格成为国花,网友们争论不已。不过从历史上看,牡丹的确寓意美好、备受喜爱。 泱泱中华,以花立国,华仪天下,惠泽绵长。中华大地,花卉资源丰富,名花璀璨,梅花傲骨,兰花幽雅,菊花高洁,荷花雍容,桃花艳丽,榴花热烈,…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