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19年8月
[毛巧晖]遗产化与民俗节日之转型——基于“2017‘敛巧饭’民俗风情节”的考察
摘要:“敛巧饭”是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镇杨树底下村一带在元宵节的特殊风俗活动,其包含“扬饭喂雀儿”及“乞巧”之俗等。这一习俗蕴含了早期的太阳崇拜、鸟信仰以及女性“乞巧”、春耕仪式、敬老等文化元素,2008年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遗产化过程中,这一节俗转换为“‘敛巧饭’民…
Read More »节气 | 处暑: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节气文人画《处暑》 朱樵 己亥年七月廿三 , 2019年8月23日,18时01分,处暑, 二十四节之十四。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处暑,七月中。 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秋意渐浓,…
Read More »仡佬族:傩戏王国、银杉之乡…这里的一切,远比你想象的要精彩
贵州省遵义市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素有“黔蜀门屏、银杉之乡、仡佬故土、傩戏王国”之称,这里生活着贵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仡佬族。他们奉竹王为祖先,也因此被称为“竹的民族”。 杨朝忠是仡佬族傩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据他介绍,仡佬族的傩戏在民间俗称“跳大牙巴”,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Read More »[林继富 李晶]本土与西方:胡适民俗学研究方法的抉择与应用
摘要:胡适的民俗学研究方法来自本土的儒家传统和西方思想的双重影响,在胡适的民俗学研究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科学的”、“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并且将这些亚久方法具体运用到《诗经》《孔雀东南飞》等古代民间文学作品探讨中。胡适的民俗学研究方法影响了董作宾、顾颉刚等学人的民俗学研究…
Read More »藏族:这里的姑娘会织“彩虹”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贡嘎县杰德秀镇,是藏族姑娘旦增卓嘎的家乡。她的妈妈嘎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邦典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从13岁开始,她便跟着妈妈学习邦典织造技艺,如今接手了妈妈创办的合作社。 邦典是藏族妇女藏装上的一种特殊标志,是一种五颜六色、细横线条的氆氇(藏袍原料)…
Read More »[勤定芳]日常生活里的「做」性別:想很多的俗民方法论
「你是男生還女生?」 家中來了兩位客人。一大一小,一成年一稚齡。我們一起坐在客廳聊天。稚齡的客人盯著我瞧了我一會兒,對著我問:「你是男生還是女生?」身為奸巧難鬥陣的大人,我忍不住回問:「那你覺得我是男生還女生?」對方停頓了兩、三秒,說道:「我覺得你是女生,可是因為你留短頭髮,所以…
Read More »[王丹]从非遗项目走向生活传统的综合实践——基于《阿诗玛》保护的讨论
摘要:《阿诗玛》形成于撒尼人的歌唱和叙事生活中,成为撒尼人讲唱传统的核心。保护《阿诗玛》不只是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阿诗玛》,而是保护撒尼人生活传统中的《阿诗玛》,保护以《阿诗玛》为中心的撒尼人的活态的口头传统,保护与《阿诗玛》有关的整体性的文化生态,在此基础上探索并构建…
Read More »阿昌族:揭开中国四大名刀之一户撒刀的神秘面纱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户撒乡。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户撒刀是全国四大名刀之一,其工艺祖辈相传。刀客匠心,一把正宗的阿昌刀,需要选料、下料、锻打初胚、修胚、打磨、淬火、抛光、雕饰、配鞘、开刃等十余道工序,…
Read More »[胡阿祥]《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道具”是如何“穿越”的
最近看的热播网剧《长安十二时辰》,日前已经完结。说到原著作者马伯庸,我在媒体采访与写文章时提到过,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2013年的时候,扬州市文物局宣布发现了隋炀帝陵,关键证据是出土了“随故炀帝墓志”,注意,墓志上的“随”,不是隋朝的“隋”,而是“随便”的“随”。很快,马先生在微…
Read More »[夏楠]规范·认同·升华:大禹治水神话的资源化与遗产化实践
摘要:在当代社会,古代神话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被地方政府和地方精英所重视,大禹治水作为公认的且传播范围较广的神话,是对神话资源进行利用和转化的典型案例。河南登封、浙江绍兴等地方社会对大禹神话当代转化实践的调查,彰显出大禹神话转化过程中的两种形态:一是地方精英不断按照正史文献的记载…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