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 2020年12月

[胥志强]媒体与民间歌谣的复兴

一种很流行的看法认为,伴随着现代媒介的冲击,民间歌谣以及一般民间文学的生存遇到了重大挑战,普遍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部分甚至濒临灭绝。但这是一种简单化的分析。实际上,民间文艺与现代媒介的关系并非这么简单。细究起来,我们恰恰发现:现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传统背景下不可想象的有利…

Read More »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以皖南绩溪县伏岭村春节为例

节日文化 摘  要:节日文化传承对当代乡村发展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对两者关系的研究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皖南绩溪县伏岭村春节习俗传承为个案,从乡村社会网络以及村民对乡村公共活动的参与程度、村民对村落共同体的认同程度、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村民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Read More »

微民俗 | 走街串巷的兑糖儿

雪吹醉面 · 不知寒 – 2020.12.7 – 兑糖儿 还记得一边吆喝一边敲打糖的那个场景吗?“糖儿客,慢慢担,小息儿跟着一大班。”每当“大雪”节气前后,温州街头就会出现一种“兑糖儿”的场面。各地饴糖作坊将制成的整版饴糖提供给专门挑担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俗…

Read More »

节气 | 大雪:瑞雪兆丰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文人画《大雪》  朱樵 庚子年十月廿三 , 2020年12月7日,00时09分,大雪, 二十四节之二十一。 ▲《二十四节气》系列手绘动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大雪,十一月节。 大者,盛也。…

Read More »

[张昭军]文化史研究的三种取向

作者简介: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摘    要:“文化的社会史”,即历史视角下的文化史,是把文化史作为与政治史、经济史并列的研究对象;该取向客观上把文化视作一个同质的整体,侧重于外在解释,长于对文化作历史的社会的分析…

Read More »

[刘铁梁]中国民俗学派成长在田野中国(“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笔谈之一)

2020年8月3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齐鲁书社联合主办的“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论坛暨《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学术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加华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的主持下,多位学者从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学科…

Read More »

趣读 | 十五年中国城市折腾史

  导  读   北京人在感慨小时候奔跑的胡同、蓝天下的鸽哨,上海人在怀念石库门,成都人在想念茶馆,广州人在保卫骑楼。拆迁、造古 、克隆 、办节 、评奖 、治堵 ,城市化的利与弊、得与失在这十五年中涌现,城市生活的浮沉、城市价值的臧否、城市…

Read More »

[朝戈金]如何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近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究研习计划”之“江格尔”“蒙古象棋木雕技艺”…

Read More »

[卫才华]关帝造像的观念、仪式与信仰实践——以山西运城解州镇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卫才华 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 摘要:当下山西运城解州镇的关帝造像品市场,交融了民俗、信仰、仪式、旅游、文物等多重因素,在关公故里天下第一关庙和家庙的历史资源下,表现出跨地域与地方化进程的双重民俗意义。关帝造像作为“信仰物…

Read More »

[杨利慧]21世纪以来代表性神话学家研究评述

  摘要 21世纪以来,神话学获得了新的发展。当下富于代表性的欧美和东亚神话学家的研究成果,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些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涌现出不少反思之作以及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神话”的边界依然流动不羁,因此在就神话进行学术对话时,必须明了所讨…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