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微民俗

微民俗 | 灶画

灶头,是指古时候用来生火做饭的设备。就字面意思而言,灶画就是画在灶头上的画。 灶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艺术。指江南地区劳动人民在砌灶的同时,专请灶画师傅绘在灶头上各个部位上的彩色图案、文字、线条及花边等。中国南方打灶头分为平灶和莲花灶两种,而等灶头打好后,就开始为上灶、下灶粉…

Read More »

微民俗|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 流行于成都市的风味小吃。相传30年代,成都有个名叫郭朝华的人,与妻子以出售凉拌牛肺片为业,常提篮沿街叫卖,后来设店经营,改进了烹制技术,用料也更讲究,以肉、心、舌、肚、头皮代替了最初的肺,制作更为精细。为了保持传统风味,“夫妻肺片” 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其制作方法是将鲜牛…

Read More »

微民俗|夏布织造

夏布窗帘、夏布靠枕、夏布杯垫,甚至角落的自行车,车身也以苎麻装饰……在北京服装学院驻重庆荣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办公室,夏布的身影随处可见。 夏日午后,阳光经过白色夏布窗帘穿透进屋,仿佛也没了脾气,只感觉周身被清透环绕,屋内满是凉爽的气息。 “这是使苎麻变成夏布的工具,苎麻通过手工绩…

Read More »

微民俗|敲冰盏

敲冰盏 旧时民间职业风俗。流行于北京等地。“冰盏儿”原系铜质盏形物,明、清时演变为铜质二小碗,是夏季卖冷饮的商贩所击之响器。昔日北京走街串巷卖酸梅汤、果子干、玫瑰枣等行商及坐商,均敲击“冰盏儿”,他们以一手叠颠击出有节奏的清脆响声,以招徕顾客。 器皿:冰盏儿 敲冰盏 小吃 果子干…

Read More »

微民俗 | 猫耳朵

【猫耳朵】 汉族民间传统食品。流行于山西北部、中部地区。面食的一种。制法为:将麦粉或高粱粉和好,揪成蚕豆大小块,放在左手掌上,用右手拇指捻一下,就成猫耳朵状,煮熟后配以臊子食之。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民俗”系列来自@中国民俗学会微博#每日民俗#,欢迎大家关注! 免…

Read More »

微民俗 | 三道茶

三道茶 “三道茶”也称“三般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茶文化范畴。迎宾时,主人以精巧的瓷杯斟三道茶款待。头道茶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二道茶加核桃片、烧乳扇和红糖,味甜香;三道茶加蜂蜜和花椒,味醇甜。因开始喝的是苦茶,喝了二、三道茶后,嘴里有苦甜混合的…

Read More »

微民俗 | 内画壶

内画壶 在内壁作画的鼻烟壶。始于清道光年间。据传,一闲官嗜鼻烟成癖,穷极无奈,以竹签掏粘于烟壶内壁上的残渣,竹签划过之处,纹理宛然。所寓寺一僧见之,遂以竹签沾墨作画于内壁。最初之内画壶未经磨砂,内壁光滑,不宜着墨。故此,笔法、内容都较简单。后来发明以金钢砂磨擦内壁,使其腻而不滑,…

Read More »

微民俗|冷面

冷 面 朝鲜族民间传统面食。亦称“朝鲜面。”流行于东北三省,吉林地区较盛。冷面一般以荠麦面、小麦面加淀粉或玉米面、高粱米加榆树根皮面为原料,将面按比例和好,压成细面条,用开水煮熟捞出,用冷水冲过几遍,置阴凉处沥干。用牛肉或鸡肉熬汤冷却。吃时,将凉面放入碗中,浇上凉汤,配以牛肉片、…

Read More »

微民俗|台砚

台砚 以山西五台县段亩山石为原料制作的砚台。其石坚实细腻,有天然纹理,研磨发墨快,润笔生辉。所雕图案有山水人物、花鸟草兽、名家诗文等,形色古雅,且配以梨木推光漆的砚盒,颇具观赏价值。现有140多个品种,尤以仿明“抄手游水池砚”、仿王羲之“兰亭序砚”、雕琴式“绿砚”最负盛名。 五台…

Read More »

微民俗|漆器

漆 器 我国传统工艺品。制作上多以木为胎,也有以竹或其他原料为胎的。在各种胎模器物上反复多次上漆液,然后有的进行雕刻,有的则进行镶嵌,嵌的材料有经磨制的五光十色的贝壳、夜光海螺、云母片等。漆器工艺流行于我国周代,至汉代已有相当的发展。现在常见的漆器大型制品有漆木家具和屏风等,经裱…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