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青年
新青年 | 杨杰宏:《东巴叙事传统研究》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杨杰宏,男,纳西族,云南丽江人,人类学博士,文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史诗与神话研究,对东巴文学着力较多。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了东巴叙事传统,并通过深描东巴叙事文本在祭祀仪式中的演述,揭示了口头文本、书面文本、仪式文…
Read More »新青年 | 熊迅:从客位到主位:成为“被利用”的民俗影像制作者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熊迅,人类学博士,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人类学、媒介人类学。本文基于在贵州屯堡地区的田野调查和关于屯堡地戏的民俗影像摄制,以个案的方式来探讨地戏这一民俗仪式如何以视觉化的方式形塑屯堡社会,并进一步构建了屯堡人的认同。 从客位到主位: …
Read More »新青年 | 王新艳:向海的社会:一个海神庙的重建
主编推介 王新艳,女,山东日照人。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博士,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日民俗学、海洋社会学。本文选取莱州市海神庙的重建为案例,剖析作为海神信仰空间载体的海神庙在重建后如何成为村落空间中经济、政治、宗教、文化交汇的核心,又如何成为村…
Read More »新青年 | 赵欢:保护何为?日本爱知县小林花祭的经验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赵欢,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科在读博士生。本文通过观察日本社会不同群体对花祭的研究与保护的参与甚乃至利用,深层地理解当前保护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意义。 范筱悦,名古屋大学人文综合研究科在读硕士生。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化”保护 ——以爱知县…
Read More »新青年 | 门田岳久:叙述自我——关于民俗学的“自反性”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门田岳久 ( 1978 – ) ,男,日本人,民俗学博士,日本立教大学副教授。文本指出民俗学应该面向“人”及其日常生活,关注个体的自我表述所带来的“自反性”问题,从而更精细地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性叙述。 中村贵,民俗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Read More »新青年 | 王传:《民国时期广东学人与中国西南研究》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王传,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助理研究员,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学术思想史研究与教学。在《文史哲》《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编校出版《中国史学史未刊讲义…
Read More »新青年 | 高艳芳: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审视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高艳芳,女,河南安阳人,文学博士,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河南省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近20篇。本文指出网络民间文学研究作为一种新生文化现象,在较短时间内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限于诸多因…
Read More »新青年 | 龙圣: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以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为例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龙圣,男,湖南花垣人,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俗学、社会史研究,现为山东省民俗学会理事。本文主要利用四川冕宁白鹿营彝族文书、《冕宁档案》,揭示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 明清“水田彝”的国家化进程及其族群性的生成——以四…
Read More »新青年 | 刘冬梅:曼荼罗化的村庄:西藏昌都嘎雪的神圣地景与生态观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刘冬梅,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藏族文化与艺术。本文借用“曼荼罗化”这一概念,对西藏昌都嘎雪这一康区藏族村落的神圣地景进行解读,并以此对当地的生态观与实践进行理解。 曼荼罗化的村庄: 西藏昌都…
Read More »新青年 | 吴刚:自媒体视野下的达斡尔族文化传承
主编推介 本期新青年吴刚,男,达斡尔族,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达斡尔族文学、民族文学理论研究。本文以达斡尔族在自媒体视野下文化传承的情况说明了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书写“民族志”的新时代。 自媒体视野下的达斡尔族文化传承 吴刚 原文发表于中国民族报 …
Read More »